2017年2月21日,全國少數民族古籍工作專家座談會在北京召開。會議認為,經過30多年的發(fā)展,全國少數民族古籍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,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(fā)展階段。“十三五”期間,全國少數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要進一步履行好國務院賦予的“組織、協調、聯絡、指導”職能,科學謀劃少數民族古籍的搶救、保護、出版等工作。
會議通報了“民族遺珍 書香中國——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珍品暨保護成果展”全國巡展活動(北京站)、第四次全國少數民族古籍工作會議的籌備進展情況,對《少數民族古籍搶救保護工作發(fā)展規(guī)劃(2016—2020年)(草案)》《國家民委“十三五”時期全國少數民族古籍重點項目出版規(guī)劃(草案)》《2017年全國少數民族古籍工作調研年實施方案(草案)》《“民族遺珍 書香中國——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珍品暨保護成果展”全國巡展活動(北京站)展覽大綱(草案)》進行討論。同時,就即將出版的《中國民族》雜志民族古籍別冊、全國民族古籍工作信息報送等工作交換了意見。
會議認為,擬于2017年7月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“民族遺珍 書香中國——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珍品暨保護成果展”全國巡展活動(北京站),是中國少數民族古籍事業(yè)面向全國、面向世界的一件大事,標志著少數民族古籍步入了中國展覽的最高殿堂,對弘揚中華民族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,推動各民族同心共筑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。各方應全力以赴、精心配合,突出特色化、精品化、專業(yè)化,把活動打造成高質量、高水平的亮點品牌。
會議強調,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的指引下,隨著工作的深入和技術的進步,全國各地在少數民族古籍的保護、搶救、搜集、整理、翻譯、出版、研究、利用等工作中,都形成了很多好的經驗和做法。要進一步深化調查研究和經驗交流,深入基層,走進村寨,突出基礎性、專業(yè)性、時效性,不斷解決“救人、救書、救學科”等難點問題;要注重創(chuàng)造性轉化和創(chuàng)新性發(fā)展,加強數字化建設、古籍開發(fā)利用等工作,共同推動少數民族古籍事業(yè)再上新臺階。
國家民委決策咨詢委員會、中國民族圖書館、中央民族大學、云南民族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,北京等相關省區(qū)的少數民族古籍機構主要負責人等,共34人出席了會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