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薩克族一生中要舉行幾次重大的人生禮俗,從婦女懷孕到嬰兒出生,在人生的整個過程中要舉行出生禮、搖籃禮、滿月禮、走路禮、周歲禮、剪發(fā)禮、騎馬禮、割禮、狩獵禮、婚禮、葬禮等眾多儀式。
出生禮:哈薩克族人民認為小孩誕生不僅是一個家庭中值得慶賀的事情,也是整個阿吾勒的喜事,嬰兒誕生后要舉行出生禮。阿吾勒的婦女們會紛紛攜帶見面禮前來慶賀新生命的降生。大家歡聚在嬰兒出生的家庭載歌載舞,也會有冬不拉彈唱,共同歡慶一個新生命的到來,有時候,這樣的慶?;顒訒B續(xù)舉行三天。
搖籃禮:哈薩克族在長期的草原游牧生活中積累、總結出的獨特的育兒護理經(jīng)驗,哈薩克族通常會在嬰兒出生后一周或滿月時舉行搖籃禮,慶賀新生命的到來。這在哈薩克族中是非常重要的人生禮儀之一。哈薩克族的搖籃一般由優(yōu)質(zhì)木材卯榫而成,頭尾兩端的下方有弧形木條并著地,這樣可左右搖擺。其實搖籃的設計和制作與哈薩克族世世代代的游牧生活緊密相關,當男人外出放牧,而女人需要在屋里屋外干家務(如擠奶、做飯、刺繡等)時,可以將嬰兒固定在搖籃里,這樣便可以防止小孩因無人照看而發(fā)生意外狀況。哈薩克族的搖籃幾乎陪伴了所有哈薩克族小孩的嬰幼兒時期,對于哈薩克族而言,搖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,多少年輕母親不分日夜的守護在搖籃旁,哼唱著旋律舒緩的搖籃曲,精心呵護著自己的小寶寶,盼望著著他們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。
滿月禮:哈薩克族的滿月禮與漢族人的滿月禮有所不同,一般情況下,哈薩克族的滿月禮是在嬰兒出生后的第四十天舉行。前來參加滿月禮的婦女們都給嬰兒贈送衣服、紐扣、串珠、貓頭鷹羽毛等禮物。婆婆會親自教育兒媳婦如何撫養(yǎng)、照顧孩子,同時也會給嬰兒洗澡,洗澡后會給嬰兒全身擦上羊油,然后還會給嬰兒剃頭發(fā)。
割禮:哈薩克族根據(jù)伊斯蘭教宗教習俗,一般在男孩5-7歲時,父母長輩會請毛拉來念經(jīng),并切除男孩生殖器的包皮。哈薩克族的割禮儀式非常隆重,往往規(guī)模僅次于婚禮。割禮前4-5天,要讓將要舉行割禮的小男孩騎上特定的小馬駒,頭插貓頭鷹羽毛,并由一人牽著馬,挨家挨戶地去拜訪親戚,邀請他們參加前來割禮,這叫“騎馬禮”。被邀請的親戚們會送給小男孩奶疙瘩、包吾爾薩克等食品,有時還要贈送小男孩漂亮的馬鞍、馬鐙、馬鞭等禮物。小男孩不能去路遠的親戚家,就會由親屬代勞去邀請他們。割禮時,參加儀式的人都會紛紛向男孩祝福。家庭經(jīng)濟條件較為富裕的人家一般會舉行賽馬、叼羊、姑娘追等一系列慶祝活動,主人會給獲勝者以牲畜、衣物等作為獎品。
婚禮:哈薩克族的婚禮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,儀式會舉行得十分隆重,從說親到完婚要經(jīng)過一系列儀式、程序,在哈薩克語中稱為“托依”。儀式一般會在女方家舉辦四次,即說親、訂婚、彩禮、出嫁;在男方家舉行兩次,即“吉爾提斯”儀式和迎親儀式。哈薩克族大部分婚嫁儀式都是按照伊斯蘭教傳統(tǒng)習俗舉行的,也有一些本民族長期形成的古老的婚俗習慣。不過,哈薩克族在婚姻上有許多限制,其中一條是:同一部落的青年男女不能通婚,如果通婚必須超過七輩,聯(lián)姻的人家也必須相隔七條河。這些限制可以防止哈薩克族近親結合,使其部落、氏族興旺昌盛。
葬禮:在哈薩克族人民的認知中,依然存在靈魂不滅的觀念。他們認為人死后靈魂會離開人體而獨立存在,所以他們特別注重人死后的葬禮。哈薩克族的葬禮基本上也是按照伊斯蘭教教規(guī)進行的。與其他一些民族有所不同的是:每當有人與遺體告別的時候,通常由死者的女親屬(如妻子、女兒、兒媳婦等)哀唱挽歌,沉痛悼念,并通過這種哭唱的方式來告訴人們死者的生平事跡。吊唁結束之后,按規(guī)定會由宗教人士用清水為亡者凈身,然后再用白布裹其身,最后舉行禱告儀式后進行土葬。
哈薩克族各種各樣的人生禮俗不僅體現(xiàn)了哈薩克族人民對人生以及未來的美好愿望,也展現(xiàn)了哈薩克族傳統(tǒng)文化的獨特魅力。
參考資料:
1.帕提曼.哈薩克族民俗文化[M].北京:民族出版社,2006年,第一版。
2.《哈薩克族簡史》編寫組.哈薩克族簡史[M].北京:民族出版社,2008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