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字
圖片
黎族的繪畫、雕塑和建筑造型藝術(shù)起步不晚。從新中國成立以來,海南島的考古及考古資料表明,舊石器時代遺址、新石器時代遺址、洞穴遺址,主要集中在海南島西南部和中部地區(qū)。說明這些地區(qū)是海南島史前人類活動的活躍地區(qū),是海南島史前文化之源。
在紡織工藝方面,秦漢時期,黎族先民棉麻紡織技術(shù)已有了一定的發(fā)展,他們利用木棉、草棉和各類野麻為原料,進(jìn)行比較復(fù)雜的第二次加工,紡制棉紗、麻紗,通過踞織機(jī)織出質(zhì)地良好的各種原始織錦和布料。在當(dāng)時,最著名的織錦是“廣幅布”,受到海南島官方和民間的喜愛?!皬V幅布”最顯著的特點(diǎn)是布幅寬且長,色澤鮮艷,圖案花紋豐富華麗,是質(zhì)地上乘的錦料。是當(dāng)時下官向朝廷上貢的代表性供品。
在服飾工藝方面,秦漢時期,黎族先民已有了原始的服飾。當(dāng)時最流行的一種服裝是“貫”和“穿胸”,即貫服或貫頭服。《太平御覽》卷七九○引《異物志》載:“穿胸人,其衣則縫布二尺,幅合二頭,開中央,以頭貫穿胸不突穿?!薄稘h書·地理志》也記載:“(海南島)民皆服布如單被,穿中央為貫頭?!?000多年以后,這種衣服在黎族潤方中仍保留下來。
在體飾工藝方面,亦稱文身或“雕題”。秦漢時期,海南島上的黎族先民已普遍流行體飾,即在臉上、身上刺紋。相傳西漢戴圣所編的《禮記·王制》載:“南方曰蠻,雕題交趾?!睎|漢楊孚《異物志》中有記載:“雕題國,畫其面及身,刻其肌面青之。或錦衣,或若魚鱗?!薄暗耦}國”即“海南島”。從《異物志》中的“或錦衣”“或若魚鱗”的描述中,可以知道秦漢時期黎族先民的體飾,面積大、構(gòu)圖復(fù)雜。從外觀看,就像穿上花紋圖案豐富的錦衣,或披上斑斕的魚鱗。
到了隋唐五代、宋元時期和明清時期,黎族造型工藝更為展,品種更多。除了紡織工藝、服飾工藝和體飾外,又出現(xiàn)了編制工藝、建筑工藝、絞纈工藝、樹皮布制作工藝、制陶工藝、黎刀、黎弓、黎兜鍪工藝、單面織錦工藝、雙面織錦工藝、骨雕工藝、火藥彈筒工藝、剪紙工藝等。下面,以“民間繪畫”和“民間雕塑”為例,來展示黎族的造型藝術(shù)。
黎族繪畫多種多樣,有中國畫、裝飾畫、套色版畫、油畫、套色木刻、版畫、鋼筆畫、水粉、水彩、速寫等。
海南保亭黎族歌舞(攝影 王鐵志)
音樂與民歌緊密相連,不可分開。在很大程度上,音樂就是民歌,離開了民歌就無音樂可。黎族音樂大致包括以下內(nèi)容:民歌、民歌調(diào)(曲)、器樂、器樂調(diào)、曲樂、舞樂(曲)等。流行于海南省黎族地區(qū)的這些音樂,內(nèi)容豐富,形式多樣。有優(yōu)美抒的,有激昂高歌的,有緒低沉的,等等。它從各個方面反映出黎族人民淳樸、樂觀、耿直和剛毅的性格。黎族民歌曲根據(jù)唱詞多少而作。歌詞分三體、五體、三七五、五七體和七體。以五、七體最普遍。每行數(shù)一般是四行、多行不等。它們從各個方面反映出本民族的文化習(xí)俗。
海南省黎族人民的舞蹈。它內(nèi)容豐富,形式多樣,有鮮明的民族特點(diǎn)。有單人舞、雙人舞和集體舞。大體分為5類:一類是反映祭祀祖先的舞蹈;二類是反映英勇斗爭的舞蹈;三類是反映勞動和生活的舞蹈;四類是表現(xiàn)愛生活的舞蹈,例如《三月三》等。五類是紀(jì)念和歌頌英雄人物的舞蹈。
參考資料:文明英、文京,《中國黎族》,甘肅:寧夏人民出版社,2012年。